一、福建部署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意见》从统筹产业布局、激发创新动力、推进集聚发展、加快“智改数转”、强化招商合作、坚持绿色发展、强化保障措施等七个方面提出25项具体举措,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二、河北印发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提出,将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通过“点线面”相结合,开展软、硬件一体化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先进产能比重。到2027年,河北省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8%;重点领域能效达到基准水平以上、主要用能设备基本达到节能水平。
三、上海开展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行动
《行动方案》围绕推动服务型制造深入发展、全方位提高产业智能化水平、加速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构建“上海制造”新型服务生态平台以及保障措施等五方面共提出17项举措。明确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支持制造企业围绕强链补链、生态建设、定制化服务等,培育营收10亿元以上、服务能力突出的平台企业50家,其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5家以上。围绕工业企业数智化,打造不少于100家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服务平台;培育不少于100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商;吸引不少于100家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态企业在“模速空间”集聚,着力打造一流大模型企业。聚焦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培育数字化供应链重点企业5家左右,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服务水平的绿色低碳专业服务机构10家以上。聚焦先导产业、新赛道、未来产业等领域,加快布局新型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机构,提高检验检测、专业服务国际化能力,着重培育创新能力强的工业设计中心10家,具有全球服务能力的检验检测机构5家,拥有国际视野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10家以上。
四、黑龙江加速未来产业孵化
《孵化加速计划》明确,到2027年,黑龙江省将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打造一批未来产业支撑平台,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培育一批骨干企业,促进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为加快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力支撑。
五、青海通过《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
《条例》共七章四十三条,包括总则、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要素配置、服务保障和附则。《条例》的制定是青海省扎实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盐湖产业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条例》的出台,将从根本上为青海省盐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条例》同时废止。
六、山东启动“5G蓝海 宽带海疆”建设行动
《实施方案》部署了3个方面19项工作任务,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山东省海疆地区行政村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20户以上农村人口聚居区、沿海国道、省道沿线实现5G网络覆盖;有人居住海岛、主要海上航线实现5G连续覆盖;全省内海、领海等海域基本实现5G网络覆盖。
七、山西推动建设地震预警信息IPTV发布渠道
地震预警信息IPTV渠道建成后,将为全省用户提供秒级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用户可根据所处实际环境快速选择避震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山西省通信管理局将指导各企业加强与属地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和协同联动,充分发挥行业技术优势,深入开展地震预警科普宣传,推动建立高效、快捷的地震预警机制,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