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全力提振工业经济运行,在全省工信系统激发“事争一流、务实担当、走在前列”的工作意识、凝聚“为企业服务、创模范机关”的工作合力,强化抓运行服务到企业、抓投资服务到项目的共识,“河北工信”微信公众号开设“稳住工业经济大盘”专栏,宣传推介市县典型案例。
“四抓四促”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保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紧盯年度任务目标,精准分析研究、找准弱项短板,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全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半年,保定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近3年平均增速8.2%,排名全省第1,高于全省水平(4.9%)3.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8%)2.4个百分点。
一、抓精准指导,促进挖掘增长潜力
围绕市委提出的关于工业经济稳增长系列指示要求,抓精准调度,全面挖掘增长潜力。一是精准指导帮扶重点行业。以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牵引,加速推动电力及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采矿业开工不足的问题,着重协调相关部门推进解决。指导各地加大预制菜、屠宰及肉类加工、焙烤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力度,提升对全市拉动作用。二是精准指导帮扶重点企业。从研发端、生产端、销售端综合发力,帮助龙头企业长城汽车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成立“光伏产业帮扶专班”,瞄准问题,一企一策,支持重点光伏企业加快发展。三是精准指导帮扶工业项目。聚焦项目全流程服务,精准施策,对库内536个工业项目抓进度,做到应统尽统,对库外274个工业项目抓服务,推动项目入库,增强发展后劲。
二、抓万企包联,促进企业纾困解难
出台《关于开展“万人助万企”行动力促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工作方案》,组织全市公务员和市属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社区干部共6万余人,对18.89万家企业实行全覆盖常态化包联。包联干部为企业讲政策、争订单、稳生产、拓市场、搭平台、促融资,做到了“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积极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桥梁,确保政策直达企业、企业诉求直达政府。实施抓好干部培训、产业对标先进、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出台包联干部管理办法等举措,提升包联效果,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确保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三、抓数字经济,促进转型布局新赛道
坚持“以数据资产服务为小切口,推动数字经济建设大场景”,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产业数字化方面,建立数字化转型“1+1+1”推进机制,就是在全省率先组建1个“产业数字化赋能中心”,搭建1个“企业数字化赋能云平台”,形成1个由运营商、头部互联网、工控安全等企业支撑的“资源池”,云平台已上线企业1600多家。数字产业化方面,积极培育数据采集、标注、清洗、分析挖掘、可视化等数据服务产业,科大讯飞、百度、京东、小米、华为等一批高端数据服务企业相继落户。围绕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的需求,打造“数据资源的聚集港口,数据资产的流通枢纽,数据价值的创新中心”,与北京形成“前店后厂”的新格局。
四、抓产需对接,促进企业扩产增销
市政府积极举办主导产业对接恳谈会,推介汽车、生物医药及精准医疗、数据服务、文化体育旅游、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中央厨房和预制菜等产业。长城汽车、中兴汽车等整车制造企业逐一对接河南天鹤集团、江苏银河电子、朗信电气、中天科堡等企业,并签署了合作协议。北京联东投资(集团)与保合作项目、千喜鹤乡村振兴智慧农业项目、涞源宇航动力试验中心项目等12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围绕建材、食品、防疫物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组织奥润顺达、喜之郎、银虹赫裕等80家企业,召开8个专场产需对接会,推荐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