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各项部署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推动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清理拖欠账款等重点任务抓好落实,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负担问题,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1-9月份,全市新增市场主体86268个,其中,新增企业22312家;通过新建项目入统规上工业企业90家,居全省首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高效企业减负工作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了减轻企业负担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修订了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规则,年初按照《2021年全省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要点》,制定印发了《2021年全市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要点》,明确了任务目标,压实了市财政、税务、发改、民政等减负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各县(市)区也建立了减负工作推进机制,统筹推进辖区内企业减负工作。创新减负方式,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帮企业办实事”等活动,扎实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细”、“加强涉企收费问题整治”等重点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企业减负工作保障体系。
二、全面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减负前行
认真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严格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在市政府网站和财政、工信等部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公布2021年减税降费惠企纾困政策清单、2021年减税降费政策清单,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以“减税降费增活力、深入落实助发展”为主题的减税降费宣传活动,接受社会监督。1-9月份,减免21435户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9.3亿元;减征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12115.92万元;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8430万元,惠及9185家企业和51.3万人职工;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由2%降低到0.7%),累计为参保企业减负7亿元;持续深化电价改革,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电价政策,自2020年2月1日起,降低我市非居民用户用电成本2亿元;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全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0%)较去年同期下降0.24个百分点;落实全市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优惠通行货车 970.44 万辆,优惠金额 1.5亿元。
三、减负输血并重,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自2021年4月1日起,将运输设备、电气机械、仪器仪表、医药、化学纤维等制造业企业纳入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范围,实行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加计扣除383户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1.5亿元,按照15%优惠税率,减免133户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19.9亿元。依托9个省级“工业诊所”、54个市级“企业诊所”帮助企业把脉问诊,撬动中科院科技资源,累计解决企业转型难题300余个;狠抓新增培育,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企业转,截止9月底,共组织实施“4×100”项目502项,计划总投资1188.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70.1亿元,完工151项。1-9月份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5.3个百分点;全市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9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居全省第2位。
四、加强涉企违规收费问题整治,为企业站台撑腰
全面清理违法违规涉企收费,严格落实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在政府网站公示《唐山市执行的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2021年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唐山水运口岸进出后环节收费目录清单》,凡未列入收费目录范围的项目,一律不得执行;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行为,共推动减免各类费用613.3万元;市市场监管局强化涉企收费问题督导检查,市财政局设立乱收费问题举报平台,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切实做到督导检查“无死角”。
五、完善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长效机制,全力打造更优市场环境
制定印发了《唐山市2021年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方案》,明确“强化源头管理”、“强化约束惩戒”等17条措施,压实了市财政、国资、审计、行政审批、发改等部门工作职责,完善了长效机制,有力推进了全市清欠工作开展。健全企业投诉受理、办理、反馈和回访机制,会同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审计局,加大企业投诉问题处置力度,依法依规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营商环境高地
深入推进全市“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度,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的全流程网办模式;提升招标投标活动质量,取消政府集中采购项目保证金;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率平均达到93%,超省达目标8个百分点;将惩戒事项全部植入联合奖惩系统,在审批领域率先实现了嵌入式数据查询和自动化联合惩戒,全市累计产生联合奖惩案例7600例;开展信用承诺工作,信用唐山平台累计上传信用承诺书85万余条;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在政府网站公示303项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57项市本级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和36项市本级纳入政府部门审批程序的技术性服务事项,深入推进“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和“一窗受理”审批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
下一步,全市将认真落实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省减轻企业负担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减轻企业负担联席会议机制的组织协调作用,坚定不移建立防范和化解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完善涉企收费等清单制度,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巩固各项治理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市普遍性降费,坚定不移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实现新突破,为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