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献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形势,自我加压,负重奋进,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全力构建“5+4”产业体系,紧紧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努力实现献县经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一、打好政策组合拳,激发创新积极性。相继出台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关于设立经济社会发展奖项暂行规定》等纲领性文件,以及《专利资助实施办法》、《科技跃升计划奖励资金使用办法》等专项文件,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众创空间、院士工作站、科技研发平台等方面均制订了相应的奖励政策,为促进全县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等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培育高新和科小,集聚发展新后劲。今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入库9家,其中华锡试验仪器的生产设备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所生产的万能恒应力试验机除广泛应用于首都国际机场等国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还远销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国。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从项目申报、税收减免等方面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截止目前,全县共培育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95家,增强了企业科技创新意识,积累了企业发展后劲。
三、推进产学研合作,搭建发展新平台。今年以来,在原有1家院士工作站、1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基础上,不断招才引智、筑巢引凤,加大产学研合作推进力度。目前已与国内知名高校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大、长安大学、河北大学、天津科大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西安交大于6月中旬与献县政府签约“渤海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项目。天津科大6月上旬与献县政府签约共建“汽车后市场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献县汽车后市场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强力的智力支持,汽车后市场产业已成为全国三大汽车后市场产业之一,成为献县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与石家庄际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约共建“本斋清真肉类食品加工智慧产业园区”,必将为我县食品饮品行业产业提档升级提供强力的智力保证和资金支持。目前,陆特新能源院士工作站、试验仪器产业技术研究院凭借优秀的创新团队已形成新技术新成果20多项,其中有些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四、科技帮扶下真功,田间地头现身影。献县把科技扶贫作为精准帮扶的重要手段。一是按照年初制订的《农业科技精准扶贫工作要点》,完善落实了“一县一团”、“一乡一站”的工作机制,按照贫困村的产业发展特点,选派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帮扶,实现了全县133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二是开展专业技术培训。邀请河北农大、省市农林科学院等部门的专家学者教授到乐寿鸭业、英源星创天地、秋江星创天地、广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畜禽养殖、中药材种植、棉花种植等专业技术培训,截止目前,已开展专业技术培训6次,培训人员3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