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此栏目下暂无子栏目

中心简介更多>>

       该中心是经县政府批准、民政局注册的非企服务机构。 主要负责收集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信息,建立科研成果信息数据库;建立科研、质量、信息、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信息数据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专家服务团;组建专家及相关企业的产学研对接平台,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洽谈活动,协助完成产学研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好科技成果的专利申报服务。

        联系人:曹金生 
        电    话:0317—8861931  
        手    机:13832772616
 
 

 

首页 > 媒体报道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企业创新转型战略

来源: 《企业改革与发展》杂志
作者:南皮县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日期: 2024-08-25
【字号

 

在当今时代,全球的财富流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在农业时代,创造和聚集财富的核心要素是土地,财富分配主要在土地和劳动者之间展开;在工业时代,资本和技术是聚集财富的核心资源;而未来的财富分配将会在研发创意、平台、内容创作者、流量创作者、信息元素等新的分配要素中展开。
未来,我们要靠产品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场景创新、流量创造、叙事体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正面对两大机遇:一是海外需求旺盛,二是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在面临这些全球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中国经济在国际上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主要是欧美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以及中国经济从贸易比较优势,向包括跨国投资优势、金融优势、科技优势等综合优势转变的挑战。从国内来看,有两个经济深度转型已经不可回避:一是在供给结构上,服务业产出和就业占比越来越高;二是更多地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中国经济的复苏结构和企业创新转型战略问题。
 
一、中国经济的复苏结构和逆周期政策空间
 
在总体供给过剩和结构转型的背景和格局下,中国经济不同产业的短期复苏状态也不尽相同。
 
人工智能、大飞机、船舶制造等产业需求前景无限广阔,在这些产业链上的企业,也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半导体、生猪养殖、部分化工品,去库存已经结束,补库存正在开始,部分行业的产品甚至已经开始涨价。这些产业的复苏,在投资上可能带来短暂的好机会和不错的回报,但是从经济总量上来讲,如果用去产能、去库存的手段牺牲一部分企业,而让另一部分企业赚钱,这种方式所带来的复苏是局部的假复苏。因为经济增加值不但没有增加,甚至是紧缩性的,就业也没有增加,甚至是减少的,这样局部的、短暂的复苏是不可持续的,不应该是政府宏观追求的目标。
 
航空、电子消费品、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IT服务、部分医药、部分非高端消费品等行业,有些已经在弱复苏阶段。但是如果就业不增长、资本市场长期低迷等因素影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这些弱复苏行业随时还会陷入衰退。还有很多的产业,比如房地产等传统制造业的去库存之路可能还很漫长。
 
总体看,只有需求扩张带来的复兴才是可持续的。面对总需求不足,逆周期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还有很大的降息空间。考虑到我国非金融企业贷款总额约150万亿元,如果能够降息一个百分点的话,非金融企业的利润可以增加1.5万亿元;考虑到我国居民住房按揭和信贷消费信贷的总额为80万亿元左右,如果实际利率能够降低一个百分点的话,中国居民的利息支出也会减少8000亿元;政府债务,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债务,在降息过程中,其利息成本支出也会大幅减少。
 
然而,我们的货币政策决策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防通货膨胀、防股市泡沫、防房地产价格上涨、防人民币汇率贬值等“过去式”的观念中,但现在的中国经济已经不是这样的形势,应该尽快转向防通货紧缩、防股市下跌、防止房地产进一步下跌等带来的风险,甚至可允许汇率适当贬值,不但促进本国产品出口等,也带来大量海外服务贸易收入,促进经济繁荣。
 
从国际金融环境看,加拿大、欧洲都开始降息,美联储很快也会降息,未来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有很大的降息空间。
 
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中国经济创新转型
 
从需求结构上来讲,未来经济发展更多的要靠消费需求拉动,民营企业在消费领域占比较高;从供给结构上看,未来占比最大、对就业贡献最大的是服务业,民营经济在服务业领域非常活跃。此外,在创新领域、“出海”领域,民营企业都很活跃、占比很高,所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就是推动中国经济创新转型。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今年又要计划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这些举措对于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一定会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从理论创新和社会舆论上,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十分重要。笔者认为,民营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源泉。每一次民营企业家集中涌现,就会推动下一步的经济繁荣,民营企业家的潮起潮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经济周期。因此,应该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目标。
 
三、新形势下企业创新转型的方向和方法探讨
 
笔者曾提出创新函数理论。生产函数的投入产出关系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一份投入会带来一份产出,一份汗水会带来一份收获。凡是生产函数能够描述的产业,你会做,别人也会做,因为投入产出是成正比的,最终一定会形成供给过剩的局面。
 
创新函数所描述的领域与生产函数不同,有可能很大的投入并不带来产出,也有可能很小的投入会带来很大的产出,那么,怎么去捕捉、把握其规律呢?应该从技术指数、创新环境指数、创新者灵感概率等方面更全面、深刻地把握创新函数原理。
 
企业创新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还是要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而推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理解创新函数原理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必须把对创新函数原理的理解体现到企业的管理机制上。
 
华为在2001年花费巨资引进一体化研发战略(IPD)。在IPD战略中,研发部门不再是成本中心,而是利润和价值创造部门,研发不再是为生产服务,而是反过来,生产为研发创新服务。自从引入IPD战略后,华为公司就逐渐从一个通信设备制造公司变成了一个科技企业。
 
海尔集团,原来也是一个普通的制造业企业,但自从集团创始人张瑞敏提出“创客模式”以后,用统一的后台支持各部门创新,海尔集团已经孵化出几百家大大小小的创新企业,其中上市公司若干家。
 
各行各业都有适合自己的创新机制。企业家只有把握创新函数原理,建立了适合自己行业、自己企业的创新管理机制,才会最终摆脱供给过剩,告别需求不足,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从创新角度看,还包括场景创新原理,比如,可口可乐的案例。大概在100年前,那个时期的美国人在冬天基本上是不喝可乐的,因为天气太冷、可乐太凉了。但是大萧条之后,可口可乐为了摆脱冬天的销售困境,在1931年的时候请到了一位著名艺术家,用可口可乐的产品包装颜色——红色和白色,重新发明了现在大家所熟悉的圣诞老人。在圣诞节前的广告中,那个红、白色的圣诞老人去给孩子送可乐,在半夜打开冰箱偷喝孩子的可乐,同时提出一个口号,叫作“口渴没有季节”。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冬天也喝可乐了。可口可乐用这样的场景创新,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另外一个更好的场景创新案例是微信抢红包。微信在2013年之前,只是一个聊天软件。突然之间,微信在春节期间创造了一个“抢红包”的场景。从此以后,微信也变成了一个金融支付工具,创造了巨大的新市场。
 
在河北衡水,还有一个很好的场景创新案例叫“六个核桃”,他们提出“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新消费场景。然后就在衡水这样一个几乎没有一棵核桃树的地区,迅速崛起了一家近百亿产值的核桃乳企业,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为产业链上的几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用新供给创造了新需求。
 
那么,如何去创新场景?人物、时间、空间、行为、需求都是变量。我们要思考如何从这几个变量出发,通过创新场景来创造新需求。流量创造也是企业创新转型的重要方法。很多企业家认为流量不创造价值,比如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曾经认为流量不创造价值,但不久前他改变了观念,认为流量是创造价值的,并且走进了电商直播间。
 
流量价值被定义为“参与者群体价值”,很多软件企业其实都可以花很少的投入就做成一个和美团、微信功能一样的软件,但是没有用。美团和微信的价值不仅在于软件本身,而在于有几亿甚至十几亿用户,在于成千上万的商家在上面卖产品。会议论坛经济、游戏产业也一样,其价值既在于内容,也在于参与者群体。所以在认识和开发、创造流量的过程中,要重视流量和参与者群体的价值。
 
此外,还要重视叙事体验的价值。什么是叙事体验价值?如果感觉茅台好喝,那是物理功能体验;如果你内心对茅台的价值认定包括了从红军长征与茅台的渊源,到周恩来总理用茅台招待贵宾等这100年间的种种叙事,那么这个百年叙事就是茅台真正的价值所在。如果站在梵高的《向日葵》面前,欣赏它的色彩和构图,那是它的物理功能体验价值;如果你想到的是从1888年至今,近200年间关于《向日葵》和梵高的种种叙事,这些叙事体验才是它真正的价值。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如果人们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吃饱,穿衣也不仅仅是为了遮风挡雨,还为了追求环保、时尚、智能化等其他精神需要,企业和产品应该如何去满足这种精神需要?大家都知道品牌是有价值的,品牌的价值本质就是叙事体验价值,几乎所有知名品牌都来自人人知道和参与传播的叙事,百年品牌就是百年叙事。
 
进一步追问,叙事体验价值的本质又是什么?是文化和生活方式,喝茅台是一种生活方式,喝衡水老白干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一个消费者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休息区停下来买了一个汉堡,但是没有可乐,那就不叫美国文化。一个产品如果强大到能成为这个国家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还会担心它没有市场需求吗?
 
价值创新原理,既包括产品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原理,也有场景创新原理、流量创造原理、叙事体验价值。过去我们创造财富,更多的消耗自然资源和劳动,今后要更多的靠创新和智慧。凡是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如创新创意价值、产品研发价值、流量价值、叙事体验价值、场景价值等,都是新时期的价值创造。
 
 
 
 
在当今时代,全球的财富流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在农业时代,创造和聚集财富的核心要素是土地,财富分配主要在土地和劳动者之间展开;在工业时代,资本和技术是聚集财富的核心资源;而未来的财富分配将会在研发创意、平台、内容创作者、流量创作者、信息元素等新的分配体制下展开。如今,全球已经有六家公司的市值超过了万亿美元,在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十年之内可能会出现10万亿美元以上市值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会是房地产企业,大概率也不会是普通制造业企业,而是科技企业、平台公司,是绿色发展的企业。未来已来,希望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创新步伐,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创新做出更多贡献。

您是本站第105010位来访者